1、全面研究设计草图工程图以及相关信息,充分了解其底部设计,结构,组件,配色,所用材质等各方面要求。
2、与入楦鞋面比对模口板,龙骨板,内仁卡板等。
3、注意板线关系要合理,顺畅。
4、前后视对应侧墙关系,龙骨前后跟差。
5、花纹深度,基本肉厚,对应关系,外观味道花纹形状。
6、检查整体形状、结构是否合理。检查分析每个组件在模具制造和成品烧制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:
1、业务提前通知工程部画排模图传底厂确认结构及排模方式并回签。业务下开模订购单,注明客户、模具型体编号、码数、交模时间、开模标准(2D图纸、3D档案、确认木模)模具制作底厂要求及重点。
2、检查分析每个组件在模具制造和成品烧制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:
橡胶大底:隔色问题,产能,修边难易等。射出EVA:分模线,倒插,厚度够不够,抽真空,跳模,细节的局限性等。PU中底:灌注填充问题,气孔间题,脱模难易等。PU射出:模具结构,分模线,制插,隔色,厚度,脱模等3、召集相关部门,工程部提出开模方式讨论。每个制程主管针对本单位制作细节提出要求及注意事项。
4、对产前会各单位提出要求整理管制单。排模图,由主管排进度。
5、主管签核复印发放现场每个制程。
6、根据不同材料的鞋底,制定不同类型模具的作业标准,提前备料。
RB模:双脚型模具,又分单色、双色、多色及多种拆模方式。模具材料一般为A3钢材。EVA:双脚型模具,有传统EVA、IP射出等多种拆模方式。传统EVA模具多用6061铝,而IP射出模多用7075铝。TPU模一般为倒台模,有单孔位及多孔位的拆模方式。模具材料一般为P20钢材、718钢材等。PU模为单脚型横具,分二拆模和三拆模方式。模具材料一般是A3钢材或6061铝。
1、把侧板、前后视、龙骨、剖面搬到对应的位置。
2、找出版线(侧板与底板)上对应的模口线,做面相交。
3、找出龙骨,剖面对应底板线的点后,以侧底板线做水平面再投影底板线。
4、构建大面,做内仁。
5、做底部颗粒,LOGO,侧边花纹形状。
6、检查模口与外板是否同2D—致(特别是前后的两边位置)同时要看整个3D面是否顺。
7、检查侧边与前后视是否对上2D图,特别侧墙与前后视相接的地方。
8、在3D上切龙骨和剖面比对2D工程图是否一致(如果2D图有矛盾3D有单独修改的要反求2D,具体还要看当时情况)且前后两边转角处要单独切小剖面检查。
9、检查底部颗粒深度是否正确(特别是2D有单独小剖与标识的地方)若有的色沟地方要切剖面检查基本厚度。
3D 模型 ->CAM 程式(刀具选用、刀路、速度、逬给量等等)
软件:Cimatron,PowerMILL,WorkXC20,0
1、检查3D档案
2、确定logo做法
3、档案放缩水
4、编程
5、自检、后处理
6、进度跟踪
检查3D档案有无漏做,有无坏面,是否少线
技图纸确定logo字体凸凹,是否需要做贴片、制亚克力板或制作电极,色沟加深加宽数据。
翻砂缩水+材质缩水,确保缩水长度正确
依据己掌握的资料编程,做到心里有数,勿模糊作业。
不同的底花釆用合适的加工方法,做出最佳的加工路径。
下机前检查有无遗漏,总结经验
1、检查3D档案
2、编程
3、自检、后处理
4、进度跟踪
档案资料是否齐全,模钉模套开模方式是否正确。
根据不同的工件制定出最佳的加工方案。
持续跟进跟踪加工进程,有问题的在工件下机前解决问题,总结经验,后续改进。
随着高科技的发展,我司采用先进的光学仪器-3D蓝光扫描仪,其特点是非接触式、速度快、全自动解析精度高,不受环境影响,能提供可靠的扫描档案。
使用3D扫描汇出 STL 档案,通过3D犀牛软件依据扫描得到的数据做出上模、下模、中板、中框等部件,再将档案传送至CAM 编程,以数控加工中心精准加工,减少后段很大的工作量,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模具的精度与品质。
作业标准
1、认真检查《CNC加工程序单》的内容是否完整清晰。
2、根据《CNC加工程序单》检查工件尺寸是否与《CNC加工程序单》标示的尺寸相吻合。如是代木则按所注的尺寸或组合板线下料。
3、根据工件的尺寸,加工精度要求选择机台。
4、拷贝NC程式,利用NCC5查看NC程式,初步认识要加工工件的形状,并据此结合《CMC加工程序单》判断NC程序所采用的加工方式,方法,是否正确。
5、根据《CNC加工程序单》配备所需刀具(注意,刀具总长,刃长,刀具补正器)
6、检查手工所磨刀具大小,R是否正确(可采用代木试刻,用卡尺侧量,并要确认成形刀是否符合所需形状要求)
7、固定,校正工件。
8、找座标。
9、修改CNC程序。
10、再用MCC5检查NC程式。
11、准备开机,开机之前检查工件及刀具是否摆动,试看座标点是否正确。
12、开始加工,观察刀具下刀是否正确,切削量是否合理,设定最佳器械运作状态(切削量、转速、刀间距〉。
13、半成品加工0K后,依据图纸或主管提供的《CNC加工程序单》检查是否符合品质要求,确认OK后送下一部门。
1、比对木模模口板,查缩水,查级放。
2、首先检查NC是否加工完成,是否有过切,大面是否顺畅,清角是否到位,前后是否划中心线,内仁是否有划真实模口线,断面线。侧墙字码是否有加工。
3、比对木模透明稿,查是否少颗粒,样品木模要对照图纸检查颗粒高度,颗粒形状,沟槽深度。中腰内外侧,前后视大面是否顺畅,是否需要对称。NC加工不到的地方要对照图纸修改到位。侧墙颗粒消失点对照图纸修改到位。该清角的地方清角到位。
4、量产木模要对照最新图纸及最新样品木模修改。首先要了解在最新样品木模的基础上有改哪些地方,检查前制程是否修改到位,再一双一双的修改。再把整套木模放在一起检查统一性,协调性。
5、确认资料准备齐全送给客人确认。
6、对照客人问题点,逐一修改到位,
7、钳工主管检查,并修改。
8、准备好下铸资料(模具模口板,定位板,排摸图)
9、送铸造
10、铸造后木模清点,整理入库。
注意事项
1、收到铸造模具,严格检查各项必须达标,模口板、模具规格、表面效果,不得有残缺、沙孔、变形现象。
2、模具组合中,检查基本肉厚、龙骨、上下模密合度。EVA:毛边标准,外观修饰。
3、交模前检查模具要清洁,部件是否完备,烧焊要牢固平顺,开关模要顺畅。
4、成品确认后,针对问题逐点修理,组员修完后,放品检台由组长对照修改单逐点检查,以免漏改。
5、模具咬花,由组长再次拿到咬花图,确认咬花方向,与样品比对样式0K ,仔细交代给下一制程。
6、模具后处理须严格按照要求的表面效果及处理工艺来操作。
=
模具根据不同的材质及客户的要求做相应的表面处理,一般分类为:
IP射出模一纳米电镀
PU、TR、TPU模具一喷砂、抛光
RB模具--电镀、铁氟龙、抛光
传统EVA模具一铁氟龙拉帮模一喷水砂